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,要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,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。
权力清单制度是有效界定政府权力边界,防止滥用权力的关键举措。充分借鉴政府相关做法,在高校建立权力清单制度,对强化权力制约监督,健全完善权力运行监督体系,科学有效预防腐败具有重要意义。学校基于这样的认识,聚焦权力规范运行,着力风险防控管理,以基建管理为试点,以高校工作权力清单的构成内容和制订方法为重点,对权力清单制度进行了积极探索,初步构建起以权力目录、权力运行流程图和权力运行全程资料为主要内容的权力清单制度。
一、制定权力目录,厘清权力和风险构成
以梳理权力点、找准风险点为核心推进权力目录创建,是权力清单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。按照“摸清底数、法有授权、主体明晰、可防可控”的基本思路,学校探索形成了权力目录基本框架,包括:权力事项、权力内容、行使依据、实施主体、风险点数、防控措施等6项要素。明确了“行使的权力内容是什么”、“行使权力的根据在哪里”、“由谁来行使权力”以及“如何有效行使权力”等具体问题。此次基建管理权力清单制度建设试点,学校梳理出权力事项15个、权力点37个、风险点38个;界定区分权力行使依据13项、权力主体28个;分类制定防控机制49项,实现了基建管理权力内容明确具体、一目了然;用权履职有根有据、落岗到人;风险事项清晰识别,有效规避。
二、再造权力流程,对权力行使进行制约规范
权力运行流程是指权力的具体操作过程,描述的是单位及人员之间的权力关系、操作顺序和管理过程。再造流程就是以绘制现行权力运行流程图为基础,通过查找权力行使和制约的不合理之处,不断进行健全完善,形成新的权力运行流程,作为权力运行操作的内容和规范,权力主体权限的规定和制约。此次基建管理权力清单制度建设试点,学校就通过对基建管理权力运行的流程再造,梳理出15项新的权力事项运行程序,并对应绘制成15张权力运行流程图,实现了基建管理权力运行更加有序、规范和高效。
三、建立和存档全过程资料,对权力运行进行记录、监督和追责
权力运行全过程资料是权力行使过程中需要建立起来的“规范性档案”,是实现权力运行易观、能控、可检的保证。按照“行权有记录、监督有抓手、追责有依据”的基本思路,学校探索形成了以审批审核、记录纪要、签验确认等为主要内容的权力运行全程资料清单,使权力行使全过程实现用权有痕迹、履职留印迹,监督有抓手、追责有依据。此次基建管理权力清单制度建设试点,学校就设计出由基建管理各权力主体在行使相应职权时,需要填写的各类审批表9种、记录表10种、签验表5种、联系表2种。正是这26种权力运行“过程性表单”,确保了权力运行各环有记录、全程受监督、责任可追溯。
下一步,学校将认真总结权力清单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经验和不足,并向人财物等管理部门及全部院系铺开,构建完整的权力清单体系,使学校内部各项权力设置更科学、配置更合理、运行更规范、监督更有力,让权力清单成为学校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基本遵循、强化权力运行监督的有效抓手,以及进行相关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。同时,也为全国高校开展权力清单制度建设做好先行探索、积累有效经验。